一户家庭因不满邻居烧香吹进住家而向市镇理事会投诉,宗教团体介入试图调解后才发现,两家人其实因其他问题结怨已久,所以经常借题发挥甚至牵扯到宗教因素,但很多时候,这些纠纷和宗教并没有直接关系。
新加坡道教总会青年团秘书长庄光栋昨天在全国青年理事会主办的种族宗教对话会上以上述例子说明,邻居之间的纠纷表面看似是宗教问题,但实际情况未必如此。在一些情况里,误会和摩擦其实是因彼此的生活空间太窄小导致。
约30名来自不同种族和信仰组织的青年代表昨天在对话会上表示,新加坡人基本上能够容忍不同文化和信仰,但有与会者认为,人们的心态不应只停留在容忍的阶段,而是应多强调彼此包容与尊重。
一名马来团体代表说:“容忍本身有负面含义,因为容忍是有个限度的。所以我们在讨论种族关系时应更强调包容和理解。”
另外,年轻人现在都热衷新媒体和网上活动,大大减少和他人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和互动,这个趋势值得关注。
回教理事会和谐中心代表说,教育部过去曾推行宗教知识课,有助各族学生了解不同宗教信仰的价值观,或许可考虑重新开办这门课。
另一名会员者赞同说:“我认为应开办一个开放给所有人的宗教课,不是为了学习宗教仪式,而是了解宗教的教义和文化等。”
李显龙总理在不久前举行的国庆群众大会上,花了相当长篇幅讨论种族与宗教课题。
与会者昨晚在全国青年理事会位于大巴窑的办事处进行广泛讨论及分享经验,其中包括特选学校如何促进华族学生同他族学生接触的机会、如何呼吁各宗教组织尊重世俗的共同空间,避免在公共场合如学校、医院等进行传教活动。
白沙—榜鹅集选区议员柏默、三巴旺集选区议员林伟杰和马林百列集选区议员谢健平也受邀出席对话会,他们在开场时不约而同表示,种族和宗教向来是个很敏感的话题,人们过去也宁可避而不谈,但既然总理已经谈开了,或许应该选择直接面对它。
林伟杰说:“我不知道继续讨论它是否会改变什么,实际行动还是最重要的。但如果不去讨论,一些负面能量可能随着时间积累,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所以我们是该讨论它,但也要避免把它过度扩大。”
张思乐会后受访时说,对话会的气氛热络,各种族和宗教团体代表也都坦诚发表意见,他希望他们能把这些信息清楚传达给属下成员,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些实际的影响和成效。
受邀参与对话会的团体包括马来文化团体中央理事会(Majlis Pusat)、新加坡佛友会(Buddhist Fellowship)、欧亚人协会(Eurasian Association)、新加坡印度人发展协会(SINDA)和回教社会发展理事会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