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妇女中风入院7个月,好邻居不仅帮忙照顾她年迈的母亲,还在她出院后主动替她打理日常琐事。
家住宏茂桥3道三房式组屋的曾敏清(49岁,待业)一直对邻居诺丁(49岁,经理)和他的家人心存感激,于是提名他角逐首次颁发的全国“好邻居奖”。
曾敏清8年前中风住院时,唯一的牵挂是家中80多岁的母亲。她受访时说:“我妹妹嫁到国外,没人照顾我妈妈,所幸诺丁一家人乐意伸出援手。”
出院后得靠轮椅代步,诺丁夫妇也主动帮曾敏清家人购买日常用品。她说,“诺丁的太太有时也会煮午餐晚餐给我们吃。我家的电灯泡坏了,诺丁也会帮我换。总之,他们心地善良,像亲人一般,这样的邻居非常难得,很开心能认识他们10年。”
腼腆的诺丁夫妇得知被提名参选好邻居奖后,表示意外。诺丁的越南籍妻子珊迪(38岁)谦虚地说:“这些只是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对于两个不同种族的家庭能建立深厚友谊,珊迪说:“这根本是平常事,实在没有什么好张扬的。”
“好邻居奖”评选活动由建屋发展局和人民协会联办,目的是要肯定和表扬深具睦邻和服务精神的好居民。这活动也获得新加坡报业控股和新加坡行善运动支持。
建屋局回答本报询问时指出,这项活动自5月开展以来,共收到300多份提名,其中30%是跨种族提名,反应相当踊跃。
另一获得邻居提名角逐奖项的曾贤茂(51岁,待业),通晓马来语,多年来秉持“助人为快乐之本”的做人原则,深得马来族邻居苏菲亚(31岁,家庭主妇)的好评。苏菲亚说:“不管是华族、马来族或其他种族的邻居,他都会倾全力帮助。”
邻居黄金珠(42岁,家庭主妇)也对曾贤茂赞不绝口。她说,不论是为住在同个兀兰邻里的居民举办健身活动,又或是亲自登门为居民进行维修工作,他都不遗余力。
黄金珠说,曾贤茂为了提高居民的保健意识,创办了气功和快走俱乐部,不过成立初期,居民反应欠佳。他不断给予鼓励和支持,结果努力没白费,现在每星期一、三、五,都有许多人风雨不改出席学气功活动。
她笑说:“因为他,我们才有机会同邻居交流,甚至与住在附近组屋但素未谋面的居民打交道。”
对于邻居的称赞,曾贤茂微笑说:“邻居有事求助,我会尽力,他们高兴,我就高兴!”
本月31日
提名截止
“好邻居奖”公开给所有组屋居民参加,提名截止日期是本月31日。得奖人将获得职总平价合作社的购物礼券,各选区最优秀的“好邻居”还有机会角逐全国五 个最佳“好邻居奖”。欲知详情可拨电1800-5556370或电邮至good_neighbour@hdb.gov.sg。
此外,建屋局计划在今年9月出台新的惩罚制度,惩戒那些屡劝不改的组屋居民。数据显示,建屋发展局和市镇理事会每年平均接获3万多起组屋居民针对邻居的投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