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21, 2009

政府施政方针附录 保持优质环境 打造永续发展新加坡(2009-05-21)

环境及水源部

  新加坡今天能享有清洁与绿化环境,是政府经过多年细心规划、协调和贯彻政策的成果。一个高素质的生活环境不仅会令人民感到自豪和快乐,也是吸引国际访客、投资者和人才的关键。

  环境及水源部长雅国博士在政府施政方针附录中说:“我们的愿景是以有效率和创意的方式,运用我们有限资源,打造一个永续发展的新加坡。我们会积极主动地建立起应付挑战的能力、保持优质的生活水平,以及加强人民对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他指出,优质的生活环境将继续在新加坡未来的增长中保持重要地位,政府将会推行更多节能及省水措施、提高废物再循环率,以及减少垃圾量。这么一来,新加坡不但在气候变化的国际课题上可尽一分力,也有助于降低成本、提升能源安全性,以及加强经济竞争力。

  雅国表示,尽管新加坡已成功解决了长期水供问题,可是政府仍会透过公众教育、与社区及商家合作提倡节约用水,以便更好管理用水需求。

  在公用事业局的“活跃、美丽、干净”水源计划(Active,Beautiful,Clean Waters,简称ABC Waters)下,蓄水池和水道将焕然一新,成为人们的消闲好去处。环境部将继续把计划扩大至更多水道,为生活环境增添活力,提高生活素质。

  在空气素质方面,环境部将继续监督工业和车辆污染情形,确保新加坡的空气素质是亚洲最佳城市之一,并且与世界其他主要城市媲美。

  为了继续维持高水平的公共卫生,环境部将确保饮食场所卫生,并加强措施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与此同时,环境部也会持续监督、研发和加强与社区的合作,制止骨痛热症及其他传染疾病的传播。

  雅国相信,科技与创意将带领我们克服新崛起的环境挑战,环境部会在新加坡擅长的洁净水源和能源基础上继续投资,特别是提升减少垃圾与污染控制方面的能力。随着环境与水源成为全球越来越关注的课题,建立起这些领域的实力,将有助于奠定新加坡成为环境与水源业枢纽,为人民带来更多的商业和工作机会,同时也能帮助他国人民。

  雅国说:“建设一个永续的生活环境,需要人民的支持。环境部将进一步加强与人民、私人机构与公共部门的三方合作,提升各方对负起保护环境责任的意识,通过展示我们所做的和所推行的,不断提高环保政策的地位,共同把新加坡打造为更具活力与永续发展的城市,一个我们和世世代代都会珍惜,以及很自豪地称为‘我们的家园’的新加坡。”

向在公路上遇难和受伤者致意 200多人“沉默骑行”(2009-05-21)

全球200个城市

同时举行骑车活动

  交警接受本报询问时说,没有骑士在今年首三个月丧命。

  昨晚,全世界超过200个城市也举行了同样的骑车活动,目的是要向在公路上受伤的骑士致意,并提醒公路使用者安全地与他人共用公路,提高公路安全意识。

● 蔡永伟

  随着骑脚踏车活动近年越来越受国人欢迎,涉及脚踏车的交通意外事件跟着激增,魂断公路的骑士也多了。

  为纪念命丧公路或受伤的脚踏车骑士,200多名骑士昨天傍晚参加由多名义工举办的“沉默的骑行”(Ride of Silence)悼念活动,以一身白色装扮在市区展开全程19公里的骑车活动。

  这群骑士以时速不超过20公里的速度慢骑,从鱼尾狮公园出发,途经政府大厦、牛车水、荷兰村、乌节等等,最后回到起点。

  社会发展、青年及体育部长维文医生也同骑士静默慢骑。他受访时说:“这不只是向骑士灌输安全意识活动,驾车者也得提高警惕,因为我们都共用公路……我们只需一点常识、公德心和意识就能安全地共用公路。”

  至于部长骑车时是否曾有不愉快的经验,他说:“当然有!罗厘、巴士,有时甚至汽车会擦身而过。”

  与一群朋友结伴参加的黄斯彬(39岁,工院讲师)也说:“我在东海岸附近的炮台路(Fort Road)骑车,突然有一辆汽车在我身旁快速驶过,好像根本没有看到我就在路上。”

  主办者华菱(31岁,科研人员)指出,不单是骑士使用公路时有许多坏习惯,例如没戴头盔或没注意往来车辆,驾车者其实也常没留意路况、骑士和其他公路使用者。

  他强调:“我们现在必须改变公路是开车者独用的观念。我们要让大家知道,公路是须和其他人分享的,这样才可避免脚踏车骑士在公路上发生意外。”

  根据警方网站的资料,随着脚踏车数目大增,脚踏车骑士在公路上遇意外的个案也有上升趋势。去年发生的公路意外中,有22名脚踏车骑士丧命,这数据和前年一样,但分别比2006年和2005年的15人及18人来得多。

  这项常年全球性骑车活动始于2003年。美国骑士施瓦茨参加一项骑车活动时被一辆巴士撞死。他的好友于是在2003年5月21日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首府达拉斯市(Dallas)首次举办骑车悼念活动,当时有1000人参加。

  华菱透露:“一群骑士曾于2006年在本地主办类似活动,当时约有80人参加。今年反应特别踊跃,我们通过社交网站Facebook进行宣传,没想到很快就吸引了几百人上网报名。”

骑脚踏车安全须知

·戴上保护装备,如头盔、膝盖及手腕的护套。

·穿上适当的鞋子,确保鞋带没有松脱。

·要停下时,用手示意让后方车辆预先知道。

·留意路上行人,骑到马路交界处时,注意往来车辆。

要学好华文 须先热爱华文 杨莉明与学生分享学华文经历 (2009-04-15)

谢婷婷

  要学好华文,就必须先热爱华文。碧山—大巴窑集选区议员杨莉明上星期六在华侨中学举行的中学华语辩论决赛中,对在场的中学生说,本地学生学华文的心态可分为三类:得过且过、不落人后和热爱华文,只有选择热爱者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双语甚至双文化人才。这不是单靠环境造就的,主要是个人有意识的选择。

  她以自身经历加以说明。当年在英国深造后的毕业旅行,她选择从俄罗斯坐六天火车到北京;1996年,在经济发展局任职时,她放弃到欧美的机会,选择到苏州工业园;97年香港回归,她飞到香江近距离感受中国人的自豪,她认为这是无法从媒体报道中体会的。

  除了从文字上获得知识,她更强调实地的观察和体会,并鼓励学生“走出课室,跨越课本”。

  能说流利中英语的杨莉明坦言,自己并非一开始就热爱华文。她形容自己小学时是标准的“红毛派”,升中学后却在德明政府中学这所传统华校念书。最初一两年,她把学习华文当成苦差,因为中一那年,老师就要他们背一千条成语,而且每个学期都考中华历史,每次她都冒冷汗。但在中学,她领略到华乐的优美,并认识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中三那年,杨莉明第一次和家人到中国参观北京故宫,感受到文化震撼。那年,中国刚改革开放,没有什么游客,只有少数成功办理签证者获准前去观光。她说:“当门一开,整个故宫只有我们20人,在那种情况下,你可以感受到那种气派。

  杨莉明虽然选择热爱华文,但她认为自己还不算精通双语,只能说是通晓双语。她还举例说明学习华文如何让她毕生受益。她说去年到西班牙度假时,因不谙西班牙语,只能在中餐馆与服务生用华语交谈,结果反而通过华人了解西班牙社会和当地移民政策。

圣尼各拉女校夺冠

  圣尼各拉女校夺得第六届全国中学华语辩论比赛冠军,该校中四学生吕爽也勇夺最佳辩手,亚军归正方立化中学,辩题是:主办青奥会,社会效益比经济效益更重要。比赛吸引了28所中学派出168名学生参加,比赛从分区初赛至全国半决赛,历时2个月。

  统筹比赛的谢丽香老师说:“这届的特色是吸引了几间传统英校,如圣伯特里中学、圣希尔达中学也来参与华语辩论比赛。令人高兴的是,两间邻里中学也有亮眼的表现,毅道中学和红山中学一路披荆斩棘,打到分区决赛。”

  比赛由华侨中学主办,《联合早报》联办,中正总校、立化中学、南华中学和南洋女子中学协办。

《青奥万众同一心》网站启动 (2009-03-19)

● 宋佳佳

  青年奥运会即将在明年8月拉开帷幕,为了突显这场运动盛会的全民参与性,新加坡青奥组委会前天正式启动名为“青奥万众同一心”(The Million Deeds challenge)的网站。

  即日起,公众可登陆这网站(www.milliondeeds.sg),简单描述并提交自己做过的善举,通过上载的小小爱心举动宣扬青奥的价值观,即卓越(excellence)、友谊和尊重。

  整个网站设计以虚拟的火炬传送为主轴,每个上网提交善举的公众都可说是网络青奥火炬的传递者。公众每上载一则善举,网站上的火炬图像就会从虚拟地球仪上的希腊向我国推进一步,直到达到第100万件好事,火炬就会成功“抵达”新加坡。

  出席启动仪式的国家发展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部长傅海燕说,以新媒体方式“传送”青奥火炬不仅可以增进青年之间的互动,也可提高国人对青奥运的认知,是有效的宣传方式。

  傅海燕受访时说:“青奥不仅是一个体育盛事,更是一个可以让每个新加坡人都参与的活动。我们希望新加坡人在踊跃上网参与的同时,也可以让他们的国外朋友上网记载所做的好事,从而提高新加坡的整个文明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上载小小善举来大大宣扬青奥运价值的构想,源自于一群来自圣婴中学的学生。他们去年在学校举办的青年领导能力座谈会上提议设立一个 facebook群体,以青奥所弘扬的卓越、友谊、尊重三大价值观为主题,提供青年一个相互讨论如何实现这三大价值观的平台。这个点子后来被青奥组委会延展为“青奥万众同一心” 网站。

  圣婴中学中三学生陈美玉(15岁)没想到自己和几个同学构想的点子,可以被发展成一个这么大规模的活动。

  她说:“我们学校每年都会举办青年领导能力座谈会,而去年刚好碰到申办青奥的筹备,所以就决定用它的三个价值观为主题来增进年轻人对这个运动的认识。我们开始时只是想通过facebook的网上群体告诉所有的人,一个小小的举动,例如把地上的垃圾丢进垃圾桶,也可以体现尊重环境的尊重价值观,并由此证明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尽一份力宣扬青奥。”

疑不满头发过长被记过 四中学生校内围殴巡察长 (2009-04-16)

东北一所中学的巡察团团长,在学校食堂被四名同学殴打,相信动手打人的男学生是不满头发过长被记过。

  这起校园暴力事故上星期二(7日)上午约11时30分发生。

  该校教师在升旗礼后对学生进行例行检查,发现一些高年级男生头发太长,触犯校规,把他们交由训导主任处置,并由巡察团团长从旁协助。

  这四名学生已在前一天被告诫须把头发剪短,但他们没照做。相信他们是不满被惩罚,怀恨在心,在休息时间找上巡察团团长宣泄不满。

  据知,巡察团团长正在食堂用餐,闹事者突然把一碗汤往他泼去,并对他拳打脚踢。其他同学立刻劝阻,整个过程不到五分钟。

  目击者说,巡察团团长身材健硕,没有明显伤痕,事后到诊所验伤,并且报警。学校校长昨天向本报证实这起事故,并表示正在处理中。

新加坡人看人讲礼貌

新加坡人经常对人“大小眼”,无礼对待社会地位较低的人,看到老人、孕妇和带着年幼孩童的成人,也不会发挥礼让精神?

  新加坡日行一善理事会(Singapore Kindness Movement)针对502人的调查显示,半数受访者对新加坡人的礼貌意识感到满意,但仍有许多改善的空间。

  65%受访者认为,新加坡人并没有平等地以礼待人,礼貌行为取决于对方的社会地位。另外,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觉得新加坡人并没有为老人、孕妇和带着年幼孩童的成人着想。

纸巾霸位非不优雅

  这项在2008年底进行的调查,探讨人们在公共场所、住家、工作场所、学校和公路的礼貌行为。调查显示,国人认为公共场所的言行举止是优雅社会的指标。在受访者的心目中日本人最有礼貌,下来依序是澳大利亚、泰国、美国人和新加坡人。

  至于用纸巾在熟食中心和食阁霸位,多数国人认为这不算是不优雅的行为,而新加坡日行一善理事会秘书处总经理郑天佑对此不以为然。他说:“用纸巾霸位的行为影响他人。虽然我们想赶快找到位子吃午餐,我们也应该为他人着想,尤其是到外国游客、老年人和带着孩子的成人。”

  调查也发现,新加坡人对驾车者的不礼让行为最为不满。超过70%的人认为,驾车者在没有事先发出信号的情况下闯入车道,转弯的时候插队,是令人反感的行为。60%的受访者认为,抢停车位是常见的恶习。多数的人认为,新加坡人开车时没有胡乱鸣响气笛和使用大头灯。

  在职场方面,半数受访者对“办公室政治”表示反感,认为人们没有尽力减少工作场所的纷争。

  在学校方面,70%的受访者认为我国学生相当尊敬老师,并且会帮助他人。但是,60%的受访者认为学生并没有养成守时的习惯。

  至于家中行为,多数受访者认为国人对家庭成员有礼,并且分担家庭责任。不过超过半数受访者认为新加坡对女佣无礼。

政府施政方案(2009.5.21)

● 王珏琪
为大专教育增值和注入多元性 教育部

  教育部要建立世界级的教育系统,为年轻新加坡人提供面对未来挑战所需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以及推动我国下个阶段的发展。教育部也会继续提升教学队伍的素质和专业,让学生通过教育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教育部长黄永宏医生在政府施政方针附录里提到,教育部将探讨为优秀的工艺教育学院学生提供更多升学机会,还会扩展理工学院—海外专科学院合作计划,这加上第四所大学跟美国和中国大学的合作,将为大专教育增值和注入多元性,让我国在2015年,同龄学生中有三成能上大学。

  黄永宏说,工艺教育学院多个小校舍,也将结合成三个区域学院。而高等学府将继续为所有新加坡人提供高素质和适用于市场的训练,以推动新加坡下个阶段的发展。教育部将投入资金,加强教育和培训素质,扩展高等学府里的机会。

  小学方面,教育部会采取小学教育改革委员会的建议,通过在学校推出单元式课程辅助活动等方式,来提供一套平衡的教育,并提供所需的资源协助小学推行优质教育。

  此外,教育部将探讨新途径和计划配合不同兴趣和学习方式的学生。为了发展学生的软技能,教育部也探讨设立艺术、音乐和运动卓越中心。

  理工学院方面,教育部将投入更多资金,以确保学生能能够在一个高素质的教育环境中学习。为了帮助工院学生提升自己,教育部将扩展理工学院—海外专科学院合作计划,让更多工院毕业生获大学学位。

  教育部也将致力于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学行列,提高教师素质,逐渐改善学生和教师的比例,以及增加学校执行人员和教育协作人员队伍。

挪后结婚生子的人



台湾民进党籍市长 陈菊确定今登陆
经历一波三折后,高雄市长陈菊确定今天访问中国大陆,下午将在北京会见北京市长郭金龙。 
谭中:两岸连通 龙头入海 
邵宗海:民调高度满意之背后 
本地女性创举 三女登山员攀上珠穆朗玛峰 
不要等太久
总理公署

  经济不景气,可能会使一些国人挪后结婚生子的人生大事。但是,负责人口政策的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希望选择这么做的国人不要等太久。

  他在总理公署国家人口秘书处的施政方针附录中说,新加坡人口必须持续保持一定规模,同外界保持联系,并且对内保持团结,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面对当前的艰难时刻,作为国家核心的公民如果能共患难、同甘苦,那新加坡社会将在雨过天晴后,有更强的抗压性,也变得更加团结。”

  要确保人口持续保持一定规模,新加坡的生育率至少得达到人口替代水平。为鼓励国人多生育,政府在2008年8月宣布加强鼓励人们结婚及生育的配套,透过财务援助、延长产假及增添托儿服务等措施,以打造亲家庭环境。

  黄根成说:“这些配套措施是否已达到鼓励国人结婚生子的效果,现在还言之过早。我们会继续留意观察这些措施的成效。”

  他表示政府也会继续加强与海外国人联系的网络,不让在他乡工作、念书或生活的15万名新加坡公民感到被遗忘。

  他还重申公民在新加坡的无上地位。

  “政府永远会把人民放在第一位,公民的利益永远都在永久居民和外国人的利益之上。”

但是,他也指出无论是新移民还是土生土长的国人,全体都应携手强化社会凝聚力,共创融合社会。因为只有全民一心,国家才能保持团结,并在经济复苏后争取新一轮的经济增长。
  约一个月前成立的国民融合理事会将集合企业、民间及政府的力量,鼓励国人在社区、职场和学校等场所自发地展开让新移民融入本地社会的活动。它也将协助新移民在本地落户,包括在网站www.home-in-singapore.sg上提供相关资料。

  黄根成指出,我们的先辈多年前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而来到新加坡。现在我们所有的人都有义务让本身和我们的后代实现“新加坡梦”。

营造亲年长工人环境

和灵活的工作方式

总理公署

  政府将继续努力朝在2012年实现雇主重新聘用达退休年龄工人的目标迈进,并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以满足老龄人口的医疗需求。

  负责人口老龄化课题的总理公署部长兼人口老龄化部长级委员会主席林文兴在政府施政方针附录中说,人力部连同劳资三方将会尽全力去如期实行重新雇用法,而在落实这个计划的同时,也须辅以持续教育与培训计划,并且有计划地在职场营造亲年长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灵活的工作方式。

将让低收入年长工人

获得更多援助

此外,当局也将让低收入的年长工人透过就业入息补助计划,获得更多援助。
  林文兴指出,应付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帮助年长者就业,也必须改善居住环境,以方便年长者和残疾者出入和走动。政府也将探讨便利年长者的各种住屋模式与社区服务,并将显著扩大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对慢性疾病的治疗与管理,同时提供如社区医院、疗养院、日间护理和登门护理等服务,以在中长期应付年长者的医疗需求,确保他们获得充分的医疗照顾。

  另外,政府也会为家庭成员与护理人员提供更多的服务与支援计划。

  目前世界各国政府都在探讨如何做到在财政上长期资助国民的医疗照顾,我国现有的保健储蓄、健保双全和保健基金3M框架,为拟定长期解决方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林文兴说,政府接下来将研究如何加强现有的长期护理保险(乐龄健保)和安全网(银发族保健基金),以协助国人积累足够储蓄来应付个人的护理需要。

  为了让年长者能积极快乐地生活,政府正研究如何把目前已在12个选区推行的“健乐活动”(Wellness Programme)进一步推广到其他选区。健乐活动计划主要有三部分,即为年长者提供定期健康检查,安排必要的辅导和教导护理知识,同时鼓励他们经常运动以锻炼身体,并且为年长者提供社交机会,使他们保持身心愉快。

  他指出,亚洲目前是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区域,政府也将探讨如何使新加坡成为本区域的人口老龄化研究中心,并把握住亚洲银发族所带来的新商机。